|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新征程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在民政部黨組堅強領導和示范帶動下,社會組織管理局全體黨員干部圍繞“五個牢牢把握”“九個深刻領會”,在全面學習的基礎上,分專題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并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規范民營醫院發展”“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積極推進人大、政協、軍隊、地方、民間等各方面對外交往”等決策部署,深入交流學習體會,聚焦形成五方面發展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莊嚴宣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鄙鐣M織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必須自覺服務于黨的中心任務,將發展使命聚焦到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以下簡稱助力實現“兩個全面”)上來,將個體發展“小目標”統一到“強國夢、中國夢”的“大目標”上來。立足新時代新征程,要抓好五方面工作,引領社會組織使命必達:一是要抓思想政治引領,組織形式多樣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增強社會組織助力實現“兩個全面”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二是要抓立法引領,將助力實現“兩個全面”寫進《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條例》等立法總則條款;三是要抓規劃引領,將助力實現“兩個全面”轉化為《“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落地實施的主攻方向和行動指南;四是要抓章程引領,將助力實現“兩個全面”納入社會組織章程示范文本與章程審核范疇;五是要抓評價引領,將助力實現“兩個全面”納入社會組織評估指標體系,推動廣大社會組織更加主動自覺地肩負光榮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重大原則”,其中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反復證明,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社會組織發展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必須旗幟鮮明地走中國特色發展之路。立足新時代新征程,要錨定四個方面發力:一是要牢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推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將加強和改進社會組織管理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配合有關部門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管理體制,學習貫徹黨章關于加強民營醫院黨建、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等新修訂條款,協同推進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二是要牢牢堅持“兩個確立”“兩個維護”這一最根本政治保證,推動廣大社會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地把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社會組織工作全過程各環節;三是要牢牢守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一重要陣地,推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展現中國氣派的社會組織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打破西方社會組織發展理論和話語壟斷,旗幟鮮明地防范意識形態滲透,嚴防“顏色革命”;四是要牢牢統籌發展和安全這一重大辯證關系,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通過安全發展推進改革發展,運用創新舉措鞏固安全局面,實現安全和發展的動態平衡。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社會組織數量多、分布廣,覆蓋各行各業,只有找準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實現“有為才有位”。立足新時代新征程,要推動社會組織發揮好三個方面的功能作用:一是要發揮好參與功能,社會組織遍布全國各地、分布各行各業,要在助推本行業、本領域、本地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主動配合黨委政府發揮支撐輔助、橋梁紐帶作用;二是要發揮好服務功能,社會組織秉持公益性,要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過程中切實發揮作用,真正成為協調利益、提供服務、反映訴求、開展監督、促進和諧的重要力量;三是要發揮好團結功能,社會組織廣泛聯系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各類職業群體,要堅持以思想引導為主線、以凝聚共識為重點、以公益服務為己任、以有序協商為支撐,凝聚中華兒女團結奮進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長期的,要分清輕重緩急,既要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既要全面把握“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要重點把握行業、領域、產業戰略安排,找準高質量發展切入點、發力點和生長點。立足新時代新征程,要推動社會組織在重點領域、部位和環節擔當作為:一是要立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參與完善供需體系、優化營商環境、健全產業體系,助力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二是要立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三是要立足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擴大內需戰略,推動參與平臺搭建、項目對接和品牌推廣;四是要立足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加強民辦教育機構非營利性監管,支持民辦科研機構科技攻關,推動學術類社會組織參與人才培養、選拔、評價、激勵;五是要立足建設文化強國和體育強國,推動文化類、體育類社會組織實施惠民工程、健全服務體系;六是要立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推動社會組織帶動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七是要立足民政等社會事業發展,推動社會組織參與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加強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引導和規范民辦醫院、養老機構、托育機構等社會服務機構發展,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增加多元供給;八是要立足綠色轉型,推動環保類社會組織參與全面節約戰略,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九是要立足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引導相關社會組織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口開展對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十是要立足高水平對外開放、世界和平發展,發揮社會組織民間外交優勢,參與國際交往、合作與治理,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走穩走好中國特色社會組織發展之路,必須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立足新時代新征程,登記管理機關要做到“六個堅持”:一是要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加快立法進程,把握人民愿望、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尊重人民創造優先、發展社區社會組織,集中人民智慧、推進實施一系列專項行動;二是要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從基本國情出發,全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和實踐要求,推進社會組織政策、理論、實踐體系建設,落實社會組織新聞發言人制度,講好中國社會組織故事;三是要堅持守正創新,持續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推動出臺社會組織名稱管理、直接登記、年度檢查、信息公開、分支代表機構管理等政策措施,確保社會組織登記管理與時俱進;四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結合深化巡視整改,有序規范登管分離,持續打擊非法社會組織、清理“僵尸型”社會組織,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五是要堅持系統觀念,統攬全國90萬家社會組織、2299家全國性社會組織、142家部管社會組織三個層面,健全協調機制、監管機制、風險防范機制,加強條塊聯動、上下貫通、左右協同;六是要堅持胸懷天下,推動出臺在我國境內設立國際科技組織有關政策,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助力社會組織“走出去”,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
|